大洋一号: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也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大洋一号”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84年在前苏联基辅造船厂建成。1994年,为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的需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并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

船舶简介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十多年来,“大洋一号”还开展了积极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许多国家科学家曾在船上工作,在一些港口停靠时还举行过公众日活动。

船舶装备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船上共有10多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四层船舱。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大洋号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这次虽然是海底勘探,但一个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5000多米。

船上装有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船上还配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

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实时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遗,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毫米,岩芯长度可达500毫米,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测深侧扫声呐具有“海洋顺风耳”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历史沿革

2000年6月9-14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工程前期论证研究项目评审会和第二次船改专家组会议。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11个单位的17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分别对701所编写的《“大洋一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增改装技术要求书》、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的《“大洋一号”船增改装动力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708所提出的《“大洋一号”船尾部起吊设备增改装技术方案论证》进行了评审和评议;“大洋一号”船增改装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在《评审会》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船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其调查能力大为增强,已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行列。

“大洋一号”环球远航,正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考察任务,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预期将取得四大成果:一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区域内的热液硫化物的资源分布状况;三是推动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地质、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手段,获取热液喷口的矿物成分、流体化学性质及生物组成等相关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热液形成的地质过程及热液喷口矿物、化学及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特别是通过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的调查研究,有望寻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06年1月返回青岛。

2006年1月22日上午,在海上漂泊了近300天的“大洋一号”环球考察船在胜利完成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港。上午10时,国家海洋局将在青岛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此次科考制定的3个目标全面完成,表明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冲出中国海,走向全世界,中国的远洋调查能力和水平正向西方海洋大国靠拢。

2019年5月9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在毛里求斯路易港顺利起航,前往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第4航段科学考察任务。

2020年1月3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前往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58航次科考任务。

主要用途

“大洋一号”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条件,可以承担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大洋一号”还开展了积极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许多国家科学家曾在船上工作,在一些港口停靠时还举行过公众日活动。

任务经历

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大洋一号”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为中国的大洋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大洋一号”在业内被称为“红船”。

2016年科考

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上的科学家用深海电视抓斗,到大洋的洋底去打捞“宝贝”。4月中旬的西南印度洋作业区风浪渐息,正是下抓斗的好时机。2016年4月12日晚至15日,“大洋一号”一连10次从大洋底获取大量样品。

2005年科考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中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又叫环球航次,总航程约6万公里,总耗时300天,2006年1月返回青岛。

2010年科考

“大洋一号”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起航,历时369天,经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调查区域涉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于2011年12月11日返回青岛,标志着中国大洋第22航次环球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科考

2012年3月26日,“大洋一号”远洋科考船驶离青岛母港,前往南海进行中国大洋第26航次综合海试,于4月18日从海南三亚正式起航执行远洋科考任务。预计历时380天,计划于2013年5月2日返回青岛,航次主要任务是在印度洋、大西洋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查,同时兼顾相关科学问题的调查研究,计划停靠塞浦路斯、尼日利亚、巴西、南非和毛里求斯补给。2012年8月29日,大洋一号完成为期9天的中国尼日利亚联合海洋调查航次,返航停靠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帕帕港。

2012年12月28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我国第26航次大洋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母港,历时245天,航程38030海里。2012年4月28日从海南三亚起航,穿越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西北印度洋作业。完成任务后,经过亚丁湾进入红海,穿越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首次停靠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后,驶入南大西洋,穿过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最终通过台湾海峡返回青岛。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介绍,这个航次还成功开展了被誉为“中尼两国海洋科技合作的开创性之旅”的中尼首次联合调查航次,这是首次在非洲国家专属经济区开展以我国为主的国际合作调查。在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获得了高精度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填补了尼日利亚在此区域的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空白,也使中非在海洋科技领域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远洋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16日10时从青岛起航,赴我国南海执行为期22天的船舶与设备综合海试任务,备战中国大洋第34航次科考任务。

2015年科考

6月18日上午9时,“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停靠青岛团岛码头。自2014年11月16日从三亚启航,历时215天,航程28125海里,“大洋一号”第34航次科考任务胜利完成。

2018年科考

2018年3月20日上午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开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中国自主研发的海底机器人“潜龙”和“海龙”均将参加本次海试的相关科学调查。本次海试的主要目标是贯彻“蛟龙探海”重大工程要求,通过使用“大洋一号”科考船在东海、西太平洋、南海开展相关设备试验,完成重大装备海上验收、推动“海龙”和“潜龙”系统的发展。海试共45天,其中海上工作时间42天。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18家单位共119人参加海试。

2018年7月31日,“大洋一号”科考船从青岛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开展资源环境的综合调查工作,履行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并开展深海生态环境调查,同时对鸟类、海洋哺乳动物等进行观测。本航次将执行我国深海大洋第48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共计100天,航程约6700海里。

2018年12月10日,“大洋一号”科考船从位于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印度洋、大西洋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科考任务。本航次将执行我国“蛟龙探海”工程中深海资源勘查与开发、深海环境监测与保护的部分任务,分A段和B段,共计230天。科考队员由45家单位的311人(包括后备人员)组成,航程约23900海里,预计2019年7月完成任务返回青岛。

2020年科考

2020年1月3日,“大洋一号”科考船从位于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前往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中国大洋58航次科考任务。
本航次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负责总体组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负责航次船舶保障。共有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相关高校等20多家单位共计178人参航。本航次为期120天,预计2020年5月1日返回青岛。

科考成就

“大洋一号”第三十四航次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6方面重要成果

一是切实履行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在合同区26个区块内开展了4千米间距的综合热液异常探测测线调查,圈定了多处矿化异常区,对龙旂、断桥等典型热液区的分布范围和构造特征取得新认识;

二是实践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工程化勘探,开展了沉积物化探、近底磁力等勘探方法探索,实现了海底视像底质类型现场解释与填图,效果良好,形成了一套海底矿化异常区圈定的探测方法;

三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电法探测仪等硫化物勘探关键设备取得应用突破,获得了断桥热液区岩心序列样品,显示了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四是在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开展了2个断面的环境基线调查,成功回收4套锚系,获取了国际海底管理局要求的年度环境基线资料及生物样品;

五是系统获得了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部分区块的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环境等方面数据和样品,这些资料和样品将为科学家研究该区的硫化物评价、环境评价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提供重要支撑;

六是科考队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本航次第五航段对中印度洋海盆大约8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海底进行了地质取样和同步连续浅地层、多波束测量。科考队利用船载分析仪器对获取的沉积物样品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在15站样品中检测出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达到了成矿条件。